在韓國瑜被罷免之後不到一年,號稱「全國不分區」的桃園市中壢區議員王浩宇也於16日遭到罷免,下一個目標鎖定高雄市鳳山區議員黃捷。自從民進黨將《選罷法》下修門檻之後,從2017年底的黃國昌罷免案開始,民選首長與民意代表面臨罷免的頻率越來越頻繁,這也反映出台灣政治邁入仇恨動員的新境界。
伯利發現,人民希望他們所選出的民意代表能夠了解民眾的需求並承擔更多的責任,從最近的趨勢,讓我們看見重新評估政治的重要性,當政治仇恨可以透過新媒體的傳遞破壞政治結構,人民透過罷免可以收回權力,這代表人民與被賦予管理國家的政治人物之間的距離被拉的更近;人民開始可以決定他們要從政治上得到什麼,而不是只由政治人物單方面來決定。
近日「太陽花學運」領袖成員之一的魏揚等人,因為攻佔行政院的行為及煽惑他人犯罪,高等法院二審判處2月至4月不等徒刑,但最高法院卻撤銷原判決發回更審,更透露出台灣體制對於太陽花運動的後續處理的諸多盲點。
我們絕不樂見台灣的政治對立越演越烈,社會被充滿政黨鬥爭、族群分化、階級對立與價值衝突等因素撕裂; 安定力量黨成立之初就清楚表達對於政治平衡的務實理念,經由民主機制找出大家都能接受到的妥協點,以維護社會各個階層的尊嚴,同時求同存異,建立和衷共濟的安和社會安定家園。